首页 > 动态 > 宝藏问答 >

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解释及出处

2025-11-08 01:43:59

问题描述:

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解释及出处,跪求万能的网友,帮我破局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8 01:43:59

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解释及出处】一、

“春寒料峭,乍暖还寒”是形容春天天气变化无常,时冷时热的成语。它常用来描绘初春时节气温不稳定、气候多变的特点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人们在春季时节对天气的复杂感受。

该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:“春寒料峭”和“乍暖还寒”。前者强调春天的寒冷仍然存在,后者则说明气温短暂回暖后又转冷,形成反复无常的状态。

这一成语出自古代诗词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美感,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,尤其在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时使用较多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词语 含义 出处 用法 释义
春寒料峭 形容春天的寒冷仍很强烈,使人感到不适 《全唐诗》等古籍 多用于描写早春或初春的寒冷 指春天虽已来临,但寒冷依然明显
乍暖还寒 表示天气忽冷忽热,变化无常 《宋词选》中常见 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气候变化 气温短暂回暖后又迅速变冷,反复不定

三、拓展说明

“春寒料峭”多用于描述早春时节的寒冷,如“春寒料峭,柳芽未发”,表现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的景象。“乍暖还寒”则更强调天气的不稳定性,如“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”,出自宋代李清照的《声声慢》,表达了人在这种天气下的身心疲惫。

这两个成语不仅具有生动的意象,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情感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们既可以用于写景,也可以用于抒情,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四、结语

“春寒料峭,乍暖还寒”作为典型的描写春季气候的成语,既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,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。无论是阅读古典文学还是日常交流,掌握这些成语都能让语言更加生动、准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