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垂緌饮清露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垂緌饮清露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蝉》一诗,原句为: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蝉在高树上栖息,以清露为食,声音悠扬传出的形象。这里的“垂緌”是古代官员帽上的垂缨,用来比喻蝉的触须;“饮清露”则象征着蝉的高洁与不染尘世。
整句诗不仅写出了蝉的生活习性,更借物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。因此,“垂緌饮清露”不仅是对蝉的描写,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作者 | 意象 | 象征意义 |
| 垂緌 | 古代官帽上的垂缨,比喻蝉的触须 | 《蝉》 | 李商隐 | 蝉的形态 | 高贵、清雅 |
| 饮清露 | 以清露为食,象征高洁 | 《蝉》 | 李商隐 | 蝉的生活习性 | 清白、不染尘世 |
| 垂緌饮清露 | 整体意象,描述蝉在高树上以清露为食 | 《蝉》 | 李商隐 | 自然景象 | 高洁品格、超脱世俗 |
三、结语
“垂緌饮清露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。它不仅是对蝉的写实,更是对理想人生的寄托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