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把栏杆拍遍的典故最早出自哪里】“把栏杆拍遍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、愤懑难平,甚至带有壮志未酬、怀才不遇的悲凉意味。这个典故最早源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,具体出处为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
一、
“把栏杆拍遍”这一典故最早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词中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激愤与无奈。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也反映了他个人仕途坎坷、壮志难酬的苦闷。
虽然“把栏杆拍遍”并非直接出现在古代文献中,但这一表达方式源于辛弃疾的词作,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用以形容人情绪激烈、内心激荡的状态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名称 | 把栏杆拍遍 |
出处 | 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
原文句子 | 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) |
词作背景 | 辛弃疾因主战派身份屡遭排挤,借词抒发壮志未酬之感 |
含义 | 形容人情绪激动、愤懑难平,或有壮志难酬之感 |
流传情况 | 后世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情绪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|
三、结语
“把栏杆拍遍”虽非古籍中的固定成语,但其文化内涵深厚,来源于辛弃疾的词作,承载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情感与抱负。它不仅是文学语言的典范,也是历史人物精神世界的写照。通过了解这一典故的来源,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时代背景。